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bevictor伟德 | 发布日期:2018-06-19】

教研室主任:齐军 执笔人:赵小凤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教育学基础

课程编号:233003

英文名称FoundationofPedagogy

课程类型教师教育基础课程(必修)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设专业:各专业师范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教师教育的专业方向任选课,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未来教师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条件,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及其管理活动,使其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研究意识和教育法律法规意识。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的内涵、起源、价值以及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两大基本关系的具体内容;理解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3.了解教师与学生的特征及其教育影响;

4.掌握德育的一般原理以及德育实施的基本要求、途径和方法;

5.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会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明确和掌握教学备课、上课等的基本要求;

6.掌握班级管理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7.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

8、了解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依法从教。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内容要求】

1.掌握教育的内涵,了解教育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2.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3.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懂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初步学会运用教育理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教育学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教育的内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内容要求】

1.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的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力资本理论;

3.运用人、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学校文化和学生文化。

【重点与难点】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文化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内容要求】

1.把握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各自的作用;

2.理解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

3.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怎样才能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个体的发展。

4.理解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重点与难点】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怎样才能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个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内容要求】

1.了解有关教育目的的内涵、意义及结构;

2.理解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及价值取向;

3.掌握我国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4.结合实际,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重点与难点】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价值取向,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内容要求】

1.把握学生的本质属性,熟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了解教师的职业性质与特点,通晓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3.了解师生关系的内容,初步懂得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重点与难点】

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养,师生关系的内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六章 学校德育

【内容要求】

1.了解学校德育的理论和知识

2.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和规律;

3.掌握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4.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

【重点与难点】

德育的涵义,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方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第七章 教学

【内容要求】

1.了解教学的意义,掌握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2.理解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掌握并学会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学的基本规律;

3.掌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

4.了解课的类型和课的结构的含义,掌握班级授课制及优缺点;

5.掌握教学工作的五大基本环节;

6.掌握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的基本要求。

7.掌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和优缺点,教学工作的五大基本环节,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课程

【内容要求】

1.理解课程的概念,掌握课程的分类,了解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及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3.了解课程设计,掌握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和教材编写的原则;

4.了解课程实施的概念和结构;

5.了解课程评价的概念、功能、类型,掌握课程评价主要模式。

【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第九章 班级管理

【内容要求】

1.掌握班级的概念,了解班级的特点;

2.了解班级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理解班级管理的功能;

3.掌握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4.学会运用班级管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班级的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班级管理的常规管理和平行管理模式,分析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内容要求】

1.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

2.掌握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能正确选择教育研究问题,掌握教育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进行教育研究设计;

4.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规范。

【重点与难点】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十一章 教育法

【内容要求】

1.理解教育法的概念,了解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2.了解教育法的特征、作用和基本原则;

3.熟悉我国教育基本法的内容;

4.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依法从教;

5.结合第五章,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在现实中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重点与难点】

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我国教育基本法的内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内容要求】

1.掌握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特征;

2.了解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3.了解欧洲新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当代教育教学实验发展历程和主要实践;

4.掌握我国新基础教育和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重点与难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同特征,终身教育思想,新基础教育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四、学时分配

(本项编写要求:按章节简要编写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章 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小计

讲授

实验

上机

习题

讨论

课外

备 注

第 一 章:绪论

5

3




2



第 二 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3

2




1



第 三 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4

2




2



第 四 章:教育目的

3

2




1



第 五 章:学生与教师

4

2




1



第 六 章:学校德育

4

3




1



第 七 章:教学

3

3







第 八 章:课程

2

2







第 九 章:班级管理

2

1




1



第 十 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2







第十一章:教育法

2

1




1



第十二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2

2







合 计

36

26




10



五、考核说明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庞守兴主编.《教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庞守兴、广少奎主编.《教育学新论》,山东大学出版,2009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李剑萍、魏薇主编.《教育学导论》(第2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傅道春编著.《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薛彦华主编.《教育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朱永新著.《新教育之思》,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10.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