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舞蹈》教学大纲

【来源:bevictor伟德 | 发布日期:2018-06-28】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

、课程简介

舞蹈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以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人的情感的一门视觉艺术(既是空间与时间的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修内容,而且也是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

二、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站立形态、练习方位感、舞姿及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幅度、速度及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等。

(2)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和古典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舞蹈表演能力,使学生以自身创造性的舞台行动对作品进行直接地体现,是教学训练的综合体现,也是其训练的结果与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具有克服单一枯燥的反复训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并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提高艺术整合表现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二学期

第一章芭蕾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

学生了解芭蕾舞特点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学会基本手型、脚型以及把上、把下的基础训练组合,并且能够完整准确的完成。掌握舞台表演平面、空间和方位的关系。教学中进行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发展与舞蹈相关的素质和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舞蹈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基本体态的正确养成,掌握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力的正确方法,训练中舞感、舞姿、气息、音乐的整体融合。

第一节 舞台的方位

一、舞台平面、空间、方位的关系

二、舞台的八个方位

第二节 芭蕾的手型与脚型

一、芭蕾舞的基本特征(开、绷、直、立、弧、长)

二、手型、脚型

第三节 芭蕾手位

一、芭蕾的七个手位

二、七个手位和头部的协调练习

第四节 芭蕾脚位

一、芭蕾的五个脚位

二、五个脚位的过度和连接

第五节 把上练习

一、蹲

二、擦地

三、小踢腿

四、画圈

五、单腿蹲

六、小弹腿

七、腰

八、控制

九、大踢腿

第六节中间练习

一、基本舞姿

二、小跳练习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章古典舞

教学目的:

在芭蕾基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提、沉、冲、靠、横移、各种圆等元素及手眼的配合,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准确掌握古典舞中各种元素、舞姿以及呼吸的自然运用,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进行表演,能够做到做到静中有动、线条流畅,动作饱满,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

第一节 古典舞身韵组合

1、提沉

2、冲、靠

3、移

4、含、腆

5、旁提

第二节基本脚位、手位组合

第三节基本舞步组合

1、圆场组合

2、花帮步组合

3、云步组合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第三章民族民间舞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汉族民间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准确把握藏族、蒙古族、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的体态、韵律、表现形式以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藏族、蒙古族、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第一节 藏族

1、基本体态组合

2、颤动律组合

3、综合组合

第二节 蒙古族

1、基本体态组合

2、肩组合

3、柔臂组合

4、综合组合

第三节东北秧歌

1、基本动律组合

2、手巾花组合

3、综合组合

第四节胶州秧歌

1、丁字拧步、八字绕扇组合

2、步伐动律组合

3、综合组合

五、学时分配表

六、使用教材

《舞蹈》李静张晓明鞠小萌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一版

七、参考书目

1、《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 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身韵》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